来源:张掖地方史志办公室日期:2025-07-16
第六章??农业机械
第四节??农机供销与维修
一、农机供销
(一)农机供销机构??1950年,农具供应由供销社经营。1957年省农林厅农业机械物资供应站在张掖成立“河西地区生产资料二级站”,负责全区农业机械及零配件供应工作。1959年,省农机局在张掖设立“农业机械供销处”。1965年甘肃省农机公司在张掖设立“农机供应站”(二级供应站),各县农机公司相继成立,负责农业机械及零配件供应;半机械化农具仍由供销社经营。1978年,张掖农机供应站下放地区管理,改为“张掖地区农机公司”,负责组织货源,计划分配地产农机具购销、代省储备、余缺调剂等,检查指导各县、社农机供应部门工作,经营三级修造网机电设备等。1989年,地、县农机公司划归省农机公司管理。
(二)农机供销经营??坚持收支平衡、保本经营、不计利税的原则,政策性亏损由财政核补。1965年以前,区内农机产品由供销社兼营,按进货价加运杂费、低税率销售。1966年各县农机公司成立,农机产品销售为进货价加运杂费、再加规定的间接费率。1972年农机产品实行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备用网址统一销售价格,综合进销差率由12.56%降为9.5%,农机商品分为5大类,其费率分别为4%、14%、15%、18%、10%;并按经营单位和二级站的交通距离,划分为3个调拨收取费率区。1974年,农机商品由5类改为3类:一类为拖拉机、拖车、汽车、推土机、机引农具和收割、脱粒、畜牧、植保、林业机械及农机检修试验设备等;二类为农副产品加工用电动机、汽(柴)油机,成套拖拉机拆装工具、水泵及油罐等;三类为各种拖拉机配件(附件)、动力机械配件、机引农具配件、各种农副产品加工机械配件,半机械化农具及配件、胶轮大车、力车底盘及配件,拖拉机轮胎、标准件及传动带、三角带、油桶等。农机及配件综合差率由9.5%降为财政部、农机部规定的8.35%,进销费率按类分别调为4%、7%、12%。1984年5月,按省规定取消了全国和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备用网址统一销售价格,执行地区差价和按质论价,售价在国家定价基础上实行价区浮动价格。
(三)农用柴油供应??1984年以前,农用柴油供应由商业系统经销,商业部门按计划实行调拨、分配。乡农机站和国有农场编制年度申请计划,商业部门按年度供应。从1984年起,地、县(市)农用柴油计划指标实行戴帽下达,由农机管理部门分配,石油经营部门供应。距县城较远的乡农机管理服务站,经营农用柴油供应业务。从1994年下半年起,国家取消农用柴油平价供应,实行市场价格。到1995年,乡农机站柴油供应点64个,一次性储油1498吨。各加油站均有柴油供应。
二、农机维修
(一)农机维修网点??1965年以前,区内农机数量不多,拖拉机维修保养在国有农场修理间或机站维修保养间进行,由拖拉机驾驶员和机务人员进行修理。1965年建立专区修理队;翌年建立地区农机修理厂,承担拖拉机大修业务,年维修能力100台。1968年开始,国营拖拉机先后下放到社队经营。1975年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备用网址农机工作会议提出拖拉机大修不出县、小修不出社的目标,建立县、社、队三级修理网。农机修理由以县修理厂承修为主,逐步转向以社队修理为主。到1977年,建成县以上农机修造厂6个,时有职工778人,其中修理工145人;拥有修理设备261台,其中专用设备50台。建立公社农机修配厂61个,占公社总数74.39%;建立大队修配点109个,占大队总数的16.98%。1984年以后,农机经营逐步向以个体经营为主、多种形式并存发展,个体农机修理专业户应运而生。到1995年,全区有农机维修点780个,其中集体53个,个体727个。
(二)农机修理??农机修理始于50年代。1977年,县、社、队农机修理厂承修各种拖拉机491台,农具1.03万件。1995年,各类农机维修点修理农机具84245台(件),其中:山丹13907台,民乐29213台,张掖13180台,临泽10755台,高台16747台,肃南443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