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张掖地方史志办公室日期:2025-07-16
在甘州城南门内有一眼泉,泉水清洌甘甜,称为“甘泉”。甘泉书院因西临甘泉而得名,是甘州最早的书院。原址在城东北角,始创年代不详。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都御史王诰因嫌狭隘,把它扩修增大。扩建以后的书院环境优美,布局合理,从明朝诗人陈棐留下的诗作《甘泉书院》中便可知道书院当时的壮观:
乌府新城有美堂,朱明启候送青阳。
邀宾开阁书声近,移席穿林花气香。
堂荫蟠龙楸影合,溪流泛羽酒泉长。
传家自得河汾学,已入宣尼数仞墙。
该书院于清顺治年间毁于兵燹。
清乾隆元年(1736年),甘州知府冯祖悦另建甘泉书院于南门内东龙祠前(今民族小学甘泉以北)。书院占地面积较大,东西长九丈余,南北宽八丈五,地基垫高八尺多。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王廷赞(奉天宁远人)任张掖知县。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春,他主持在龙祠东侧动工兴修甘泉书院。这次共兴建了60 余间厅堂房屋(有讲堂、二堂、厢房、洋池、木桥、牌坊、三台阁、爽心亭、游廊等)。到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又增建了五云楼、锄经堂、玩书楼及后园的亭榭,在空地上栽植了杨柳、沙枣、花果树等,设施齐备,环境幽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又发动地方绅士捐款购买房屋76间,用房租来补贴学生的学习费用。至此,甘泉书院的规模基本形成,为以后的教书育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甘泉书院西临甘泉,南靠城墙,北依湖池,垂柳青青,小桥流水环绕着亭台楼阁,潺潺流水伴随着琅琅书声。不仅吸引了许多有名的学者到此讲学授课,还有许多文人墨客为此写诗作画。乾隆年间进士郭楷 (1760年—1840年,字仲仪,号雪庄,武威人,曾任河南原武县知县)。晚年他在甘州执教,游览了甘泉书院后,写下了《过甘泉书院题四绝句》:
甘泉池
滚滚清泉日夜流,渊源只向此中求。
落花波面皆成趣,莫羡纤鳞下钓钩。
三台阁
三层高阁俯城头,四境烟光一望收。
春树万家甘雨足,绿杨荫外好驱牛。
玩书楼
万轴牙签百尽楼,明窗四敞对凝眸。
元龙豪气消磨尽,向老书仓学鼠偷。
临湖亭
芦荻萧萧一片秋,晨风夕雨好淹留。
座中几个清狂客,起向烟波欲狎鸥。
书院的经费除地方政府资助外,私人捐助、集资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张掖县知县王廷赞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捐银1500两,勘学田60多顷,留生息银1500两,拨划城内外苇草地410亩,取其息为诸生膏火费。不足的,由城内白米行每年捐助50两,再请当地绅士捐助。甘州知府冯祖悦在《甘泉书院碑记》中记载:“已丑春,地方绅士体念振作之意,亦共捐置市房七十六间,取其资以助膏火。”张掖县的陈澍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拨存剩社粮变价银100两,交当地商号每月一份行息,作为甘泉书院的经费。同年,张掖武举人冯奎捐赠乌江堡水辗一处,每年可收租银3两。乾隆年间,曾任张掖知县的河北大兴人杜荫,离任后在张掖置田150亩,死后无人继承,每年收入租粮十六石(每石400斤)归入书院经费。洧川县令陈史(张掖籍人),为书院捐赠了经、史、子、集等70 多种图书,不仅丰富了书院的藏书,也极大地开阔了读书人的视野。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廷颁发兴学诏书:“原有书院与省城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设小学堂。”翌年又颁布了各级学堂章程。光绪三十年(1904年),甘州知府刘振镛将甘泉书院改为“甘州府中学堂”,甘州、东乐、山丹、临泽、高台每县设高等小学1所,共5所。甘州府中学堂是甘肃13所中学堂之一,初设时有教员4人,学生50人,修业年限为5年,由各厅、州、县选送秀才、生童入学学习。书院改成学堂后,教材内容有了较大的变化。书院的课程原是“四书”“五经”,还有清代的典章制度、钦定载籍、各种经义、各种方略和词书,及帝王的谕旨、诗文集等。而中学堂的课程则是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舆地、算术、物理、图册、法制、财政、体操等13 种。小学堂的课程则是国文、算术、历史、舆地、体操、乐歌、手工等7 种。民国时期,甘泉书院陆续开办了中山高级小学、甘泉完小(其前院由国民党县党部占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政治部在此设立了速成中学,以后 张掖县设立了民族小学至今。
甘泉书院历任山长9人,分别是:杨鸾,陕西潼关人。进士。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任甘泉书院山长。王济美,江苏太仓人。副榜。曾任候补直隶州判。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任甘泉书院山长。李无通,福建闽侯人。进士。曾任河北威县知县。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任甘泉书院山长。沈相,浙江钱塘人。廪生,工于书。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任甘泉书院山长。钟浩,浙江长兴人。优贡生。曾为候补直隶州判。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任甘泉书院山长。庄学和,江苏武进人。举人。壬戌内阁中书。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 年)任甘泉书院山长。李铭汉,甘肃武威人。副贡生。著有《续通鉴纪事本未》。清光绪年间任甘泉书院山长。刘永享,甘肃秦州人。进士。清光绪年间任甘泉书院山长。李元度,籍贯待考。内阁学士,户部右侍郎。清光绪年间任甘泉书院山长。(本文摘自《甘州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