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张掖市民乐县日期:2025-09-19
近年来,民乐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将“绣花功夫”精准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幸福刺绣”,创新运用“定针、起针、走针”工作法,推动各族群众在思想上同心、发展上同行、治理上同向,携手共织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
“定针”锚定主线,以思想引领筑牢根基。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度融合,以“临松薤谷大讲堂”为载体,创新推行“‘铸牢’+业务”授课模式,落实“一把手”上讲台机制,推动各级党员干部学深悟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提升运用理论指导民族工作的能力。深入田间地头、种养基地等生产一线,开展“‘铸牢’+科技赋能”专题培训,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农业技术提升等内容,向各族群众传授实用技能,引导大家在共同参与产业发展、共享发展成果中强化“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共识。以文化广场、车站、集贸市场、赶集日等群众聚集场所为阵地,打造“‘铸牢’+场景式”宣传教育场景,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开展互动宣讲、播放公益短片等形式,将“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让各族群众在潜移默化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起针”聚焦民生,以实事办理凝聚人心。以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用实打实的民生服务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充分发挥“红石榴”志愿服务队桥梁纽带作用,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民情采集体系。线下组织志愿者开展“铁脚板敲门行动”,召开民情座谈会,面对面倾听各族居民诉求;线上依托四级微信群、“接诉即办”平台搭建“指尖沟通桥梁”,及时响应群众需求,高效解决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心坎难事”,让各族群众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聚焦“一老一少一困”重点群体,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深度结合“爱心甘肃·结对帮扶”工程,为困难群众送去米、油等生活物资,常态化开展健康义诊、心理疏导、课业辅导、文艺表演等关爱服务,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走针”强化共治,以基层治理绘就美景。以党建为引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基层治理各环节,整合多方力量、创新治理模式,推动各族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共同建设美好家园。整合业委会、物业公司、志愿者等力量,联动共驻共建单位,打造“同心向党红石榴”服务品牌,建立定期议事与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睦邻议事”“板凳议事”等民主协商机制,针对环境整治、矛盾调解、设施维护等痛点难点问题,开展多元共治,让各族群众在共商共议中凝聚治理共识。在各村(社区)设立“一窗受理”综合服务窗口和全科服务工位,严格执行“限时响办”制度,明确办事流程与办结时限,为各族群众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让群众办事“心中有数、脚下有路”,以高效服务提升治理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