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备用网址

图片
公元 月 农历 年 [ 年 ]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记录物种“太白山鸟巢兰”落户张掖

来源:日期:2025-10-17


近日,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科研团队在开展甘肃省2025年生态质量样地监测及祁连山典型流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时,在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张掖段大都麻流域发现珍稀兰科植物太白山鸟巢兰(Neottia taibaishanensis P.H.Yang&K.Y.Lang),经相关领域植物专家鉴定确认,该物种为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分布和首次记录物种。

太白山鸟巢兰为腐生草本植物,植株灰黑色,高12-40厘米,肉质纤维根簇生呈鸟巢状,故得名。其花序顶生,总状排列,密被贴伏银灰色长柔毛;花常3-4朵轮生,唇瓣宽倒卵形或近圆形,边缘灰白色,形态独特。该物种由杨平厚与郎楷永于2003年在陕西太白山首次发现并命名,因模式产地为太白山而得名。

该物种生境特异,高度依赖高海拔阴湿环境(如云杉林下腐殖层),生境破坏对其生存构成主要威胁,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保护物种。此次在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张掖段大都麻流域海拔2900米的青海云杉林下发现该物种,印证了祁连山保护区张掖段持续改善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既是祁连山保护区生态资源环境保护持续优化向好的例证,也是近年来张掖市生态建设成效的有力证明。


本次甘肃省生态质量监测和祁连山生物多样性调查由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牵头,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和张掖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参与,五十多名科研调查人员从617日开始至910日结束外业调查工作,累计行程11万公里调查国控、省控生态质量样地366生物多样性样点、样方1000余个,拍摄物种电子标本照片等高清生态影像资料1.4万余张,为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等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科研基础资料。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贯彻落实甘肃省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和张掖市委、市政府总体安排,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专题研究和祁连山动植物、土壤微生物等专项调查,发挥好科研院所作用,全力投身守护生物多样性永不停歇的接力赛。(供稿: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 刘睿明、赵明、赵晶忠)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共张掖市委 张掖市人民政府 陇ICP备13000766号-2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50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811617号 网站标识码 6207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