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临泽,沙窝披绿、湿地如画,产业向绿、节水提速,正以生动实践勾勒出“天更蓝、水更清、大地更秀美”的生态画卷。“十四五”以来,临泽县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重保护、抓治理,推动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让“枣乡”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生态屏障越筑越牢?沙窝变身“绿坡”
“眼前是红柳,往前是梭梭,远处最高的是胡杨,贴地长的是沙棘。”在临泽县小泉子治沙试验站,工作人员指着连片植被介绍。曾经寸草不生、风吹沙起的沙地,如今靠沙障固沙、苗木栽种,已筑起一道道“绿色长城”,在秋日暖阳下呈现出层层叠叠的生机。
这样的生态变化不止于治沙现场。“十四五”期间,全县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完成营造林22.01万亩,补播改良退化草原1万亩,还新建了20公里草原围栏。林长制全面落地,森林小镇、乡村绿化示范村加快建设,累计完成乡村绿化美化330亩,成功创建2个省级森林小镇、4个乡村绿化示范村,全县村庄林木绿化率达到40.4%。
水环境治理同样成效显著,按照“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人和”的目标发力,临泽县全面建立河湖长责任体系,常态化开展河湖库“清四乱”;通过水系连通、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和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全县水土保持率达56.8%,梨园河临泽段成功创建为省级美丽幸福河湖。
污染防治落地见效?产业换上“绿装”
“引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中心后,粪污经无害化处理变成有机肥,既保障牛群健康,又实现生态环保。”倪家营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梁鑫说。如今,该镇肉牛产业已形成“饲草种植—良种繁育—规模养殖—有机肥生产”闭环,传统“牛产业”转型为绿色可持续的“绿产业”。
在农业农村污染防治领域,临泽县成果丰硕:92家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污水达标率均达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4.5%;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78.9%,52.81万亩耕地全部为优先保护类,土壤环境质量良好;71个村实现“清洁村庄”全覆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能力持续提升。
水生态保护同步推进。全县8个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均达到《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要求,达标率100%,10个入河排污口完成规范化整治,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此外,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和5个镇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2.6万吨/天,水环境质量稳步改善。
生态修复持续深化?湿地成了“画卷”
金秋时节,黑河湿地临泽段的芦苇荡泛着鹅黄,白鹭掠过水面留下倒影,栈道上的游客静立观鸟,远处候鸟时而停驻浅滩、时而展翅高飞,一幅灵动的生态图景徐徐展开。
近年来,临泽县通过积极争取湿地保护与修复、保护区补助、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等项目,累计完成生态补水8850亩、微地形改造474亩,自然保护区基础管护能力明显提升;依法认定一般湿地名录,实现湿地保有量100%、保护率71%。
与此同时,湿地生物多样性、鸟类、动植物资源和水文监测工作持续开展。截至2024年,湿地鸟类已达27科60种29539只,湿地植物达17科30属32种,平均盖度82.4%;临泽县参与的黑鹳监测研究工作,作为甘肃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被推荐至国家生态环境部。
水资源利用精打细算?节水跑出“加速度”
“过去盼着多浇水,现在要算着用,让每滴水都创造更多价值。”临泽县水资源保护中心主任张柯刚表示,水预算管理改革破解了农田“浇多少、何时浇、怎么浇”的难题。
目前,临泽县通过实施水预算管理改革,按“一年一预算,一年一审核”和“零基预算”原则制定年度水预算草案,预计2025 年末用水量控制在4.05亿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631,规模以上重点用水企业水重复利用率超9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71.08%;再生水利用量355.79万立方米,利用率达70.21%。此外,全县落实水权面积62.17万亩,发放水权证3.3万本。
水利工程与数字化赋能双管齐下。鹦鸽嘴水库除险加固及清淤增效、小泉湖水库等工程顺利实施,梨园河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以及平川、蓼泉、板桥等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完成。通过水源合并、供水管网改造,建成千吨万人供水工程7处,全县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均达100%;7处灌区信息化调度中心投用,推动传统水利向现代化、信息化转变,水资源智能化运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绿色转型步伐加快?发展迈向“零碳”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是关键。临泽县不断完善“1+N” 政策体系,积极推进零碳城市建设,配合完成市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严格落实二氧化碳排放“双控”制度,以及排放源统计调查、核算核查、监管制度,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超71%。
在生态保护协同上,临泽县开展黑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连续5年与上下游县区签订《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有效保护了黑河流域生物多样性。同时,编制全县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完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2021年达140.734亿元、2022年达119.86亿元,2023年初步核算总量146.39亿元;开发农田碳汇45万亩,发放首笔 GEP 生态价值贷80万元,“以沙治沙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成为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备用网址首个入选自然资源部的典型案例。
此外,临泽县挂牌成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基地,推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完善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引导全社会共同守护绿色家园。(刘颖、刘姝昀)
编辑:史雪婷
责编:魏红光
审核:李一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